每天,学生只需把垃圾袋放置在智能投放站顶部的托盘上,拿出校园卡在感应区轻轻一刷,垃圾滑落的同时,手机屏幕上就会显示这次垃圾分类所获得的环保积分。如今该校很多大学生开始热衷攒积分“爬榜”。
该校大一学生杨吉祥被同学们称为“四千分大神”,在学校的排行榜上,他位居第十名,而第一名同学积攒了近8000分。
作为学校垃圾分类的志愿者,杨吉祥几乎是全校最早践行垃圾分类的学生。如今,他身边很多同学的积分都在500分左右。
在杨吉祥的宿舍楼下,有一排特殊的智能投放箱。据该项目负责人尹先生介绍,智能投放箱严格按照垃圾四分类标准进行。“如果同学们能够严格按照四分类标准进行投放,还可以获得双倍积分。”
但是,学校一开始推行垃圾四分类的时候,学生难以适应。尹先生介绍,很多同学想要正确投放,都得“三思而后行”,效率很低,不少人干脆放弃分类,直接扔进同一个垃圾箱。对此,学校很快把四分类简化为二分类,作为过渡。
为此,学校专门给每个宿舍发了两种颜色的塑料袋,让学生在宿舍就完成分类。
如今,杨吉祥所在的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专门督导垃圾分类。目前,整个团队有80多人,他们都是“最早吃螃蟹的人”。5月,他们在课余时间走访宿舍,宣传垃圾分类,根据大伙儿意愿,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几个月下来,很多学生告别了传统垃圾箱。
学生每次刷卡的数据都会被收集到“大数据管理平台”,通过每天的数据,学校就能检测垃圾分类的效果。
如今,该校已经把垃圾分类的相关要求写进了学习手册,二级学院把垃圾分类的科普工作做到了每个班级、每个宿舍。此外,学校还出台规定,划出6学分作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学分”,将每个学生垃圾分类完成情况纳入考核。每学期还会组织5次垃圾分类知识考试,同样与素质教育学分挂钩。如果素质学分不够,将会影响毕业。
“改变全校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行为习惯,这是垃圾分类进校园最难突破的问题。”该校党委书记席海涛表示,这种周期长、难度大的工作,需要充分的前期铺垫。除了准备充分的硬件,还要让每个学生熟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作好心理准备。大学生处在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年纪,这时候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尤为关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王康)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