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教育 > 正文
斩断利益链 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2021-04-01 13:46:08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入学规定和“公民同招”政策,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利益链,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

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对于日社会普遍关注的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及校外培训负担的消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回应,今年教育部要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进一步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作业负担。

吕玉刚指出,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纲超标的培训行为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培训项目收费居高,有的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的问题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和精力负担,对此社会反响非常强烈,广泛呼吁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

“今年教育部把这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将会同有关部门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和作业负担,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广泛关切。”吕玉刚说。

对校外培训机构,将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从严审批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内容监管,创新收费管理方式,规范培训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对义务教育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规范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水,严格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要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供给,保障课后服务时间,特别强调课后服务的时间要和当地正常的下班时间相衔接,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严禁招生入学与社会竞赛挂钩

奥赛成绩曾一度是小升初“掐尖”的参考。年来经过规范管理,给奥数热降了温,但是在短暂的沉寂之后,改头换面的奥赛在有的地方卷土重来,家长们蜂拥为孩子报名,不少人质疑小升初全面摇号政策有所松动。吕玉刚明确指出,这项制度不会有任何改变,任何竞赛项目包括获奖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他介绍,规范社会竞赛项目的管理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一项重要举措。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竞赛管理办法》,从2019年开始审核并面向社会公布竞赛名单,严格控制竞赛项目数量。竞赛项目从原来的105项减至35项,有了很大幅度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项目全面取消,现有的5项奥赛只面向高中阶段的学生,不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并且特别强调,任何竞赛项目包括获奖成绩,均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下一步,将对加强竞赛项目管理、严肃查处违规竞赛、严格执行招生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吕玉刚表示,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公民同招”政策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不会有任何改变,要深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入学规定和“公民同招”政策,严禁中小学招生入学与任何形式的社会竞赛挂钩,坚决斩断利益链。

完善特大城市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妥善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是实现教育公的重要体现。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人数也呈现加快增长趋势。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人数达到了1429.7万人,比2015年增长了62.6万人。吕玉刚介绍,2020年有85.8%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或者享受政府购买的学位服务,这个比例跟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大体相当。

下一步,教育部将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继续推动入学降门槛。从目前情况看,各地普遍建立了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入学政策。绝大多数省份随迁子女与当地的户籍人口户籍子女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下一步,要重点推进特大城市和一些人口流入的重点地区进一步完善入学政策,切实做到符合条件的人员能够应入尽入。二是进一步扩大城镇学位供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合理布局城镇的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扩大城镇学位资源。随着常住人口的增长,同步建设城镇学校,保证入学需求。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学位政策,特别是将随迁子女占比比较高的民办学校,优先纳入政府购买学位的范围。三是切实加强对随迁子女的教育关爱。指导各地建立随迁子女关爱帮扶机制,在情感上、学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使这些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城镇学校的学生活,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董鑫)

关键词: 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