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目的为了人,发展的价值指向人,发展的动力来自人。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文章,和读者一起探讨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编 者
强调“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也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方面。展望“十四五”,我们更需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国民素质、拓展人口质量红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中小学在校生数从1949年的“倒图钉形”,到世纪之交的“金字塔形”,再到当前成为“正梯形”及“柱形”,2019—2020年出现重要拐点,宽口径高教规模超过同年高中阶段在校生数,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未来我国大中小学在校生数还将逐渐出现“双曲线形”,意味着年轻人受完高中阶段教育后有三条路可选:先升学再就业、先就业再升学、边工作边学习,这将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常态。
围绕未来五年和更长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重要部署。宏观政策主要聚焦在五个层面,即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教育改革,这为我们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了行动指南。
其中,特别要重视以下方面: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教育发展量化目标稳中求进,2021—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85.2%增至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91.2%提高到超过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4.4%提高到60%;三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教育提质扩容工程”涉及各级各类教育,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促公平的项目将主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五是锚定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的目标,全国9亿左右劳动年龄人口,202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1.3年。这些要点集中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思想,充分显示了面向现代化深度开发人力资源的意向,充分展示了通过教育拓展人口质量红利从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相应地,一要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不仅服务适龄青少年儿童,还要服务其他年龄群体。二要夯实国民教育体系的分领域:围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等重点,把人一生中重要的系统化学习阶段基础打牢。三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以教育治理现代化支持教育现代化,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
把基础教育支柱打牢,搭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相互融合协调的资源平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将为每个人创造更多可能性。(张 力 作者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关键词: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