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中考还有一个月,一些消息早已在家长圈里刷屏——“一半学生上不了普高”“中考的激烈程度快赶上高考了”,这些传言令家长们担心不已。那么,各地普通高中的录取比例实际处于什么水平?孩子们进入普高的机会,到底是在增多,还是在减少?家长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梳理。
据记者了解,相关政策背景是,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其中的五大目标之一就是“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目前,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高和中职,中职又包含职高、中专和技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应该实行普职分流并保持普职比例相当。“大体相当”并不是要求严格按照1:1比例招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但不能太过偏离。
现实情况远比统计数据复杂:在一些大城市,没有当地户籍的外地学生,在上完初中后,往往会返回原籍就读高中。职高、技校、中专这三类学校还招收了很多在职培训人员,承担了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民工培训等职责。在统计口径里,这些人都被算进了分母。也就是说,国家要求的普职“大体相当”,实际上是把成人中专和培训生源等都计算在内,并不只包括初中应届毕业生。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自1990年开始,普高学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为50%左右;2016年开始,普高学生占比逐渐增加,这几年基本都维持在60%以上。
再从各省份的录取率来看,2019年北京普高招生51403人,中职招生12578人,普高录取比例为80.34%,为全国最高。同样是2019年的普高录取比例,天津67.66%,上海61.27%,吉林77.36%,江苏64.56%,贵州67.75%,广东67.01%,青海、安徽比例最低,但都超过了55%。大部分省份保持在65%左右的水平。
而且这些年来,普高的录取比例变动并不大。2017年至2019年,各省普高录取比例基本保持稳定,大部分省份的增减均在2个百分点左右,没有出现过大幅度变动。“中考淘汰率激增”纯属危言耸听。
事实上,这些网络不实消息每年都会出现,“新瓶装旧酒”,一次次加剧家长焦虑。湖南长沙教育部门2018年就曾发文澄清,相关网帖“概念混淆”,长沙城区的普高录取比例一直在60%左右,且近三年略有增长。
另一方面,在发达地区,中职的招生比例正在持续走低。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已经高端化了,市场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中职毕业生。江苏、海南等地为中职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机会,把一些学生送入大专院校,开展“3+3学制”探索,意图“延长”中职学生受教育年限,提高受教育水平,这就是最好的印证。
南京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宗晓华认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只代表人才培养的不同路径,是开发每类人才特长的必要分工,而不应成为人才筛选和分层的标签。(本报记者 陈 鹏)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
热点
头条
- 裸票价格创近5年来最低 中秋国内航线机票价格降至洼地
- 中国经济增速仍保持较强动力 在全球进出口版图中的地位将进一步的提升
- 油价显著下跌无疑对依赖原油出口的产油国不利 产油国释放明确稳定意图
- 对标“国字号”你追我赶 中国电子商务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动力
- 续两年迈过80分门槛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整体步入良好阶段
- RCEP生效实施为地区和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为中国企业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 众多企业技术产品“上新” 元宇宙为观众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 实施19项接续政策形成组合效应 四部门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 12个行业PMI回升 8月制造业五大分类指数一平三升一降
- 服贸会“朋友圈”不断扩大 中国市场规模非常巨大国际吸引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