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内容要面向所有学生全面平等开放,强化体育、补足劳动教育;增加课后服务专项经费……昨天下午,全市基础教育校长大会在北京市教委召开,会议线上线下共设1300余个会场,万余人参加。北京青年报记者在会上获悉,北京将全面打造2.0升级版课后服务,将课后服务重点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强不强”,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
会上,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向全市万余名校长部署中小学课后服务新要求。刘宇辉表示,中小学课后服务一要坚持全覆盖,不折不扣落实好基本要求;二要坚持五育并举,系统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三要坚持实事求是,切实增强课后服务针对性;四是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扩大课后服务优质资源。“‘双减’关键在校内,出路在改革。要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要不断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把学生吸引在校内,确保在校内学足学会学好。”刘宇辉说。
今年9月以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建立了“双减”校内工作大检查机制,局级领导包区、带队,到全市300余所学校实地调研指导。调研显示,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全面启动了课业答疑辅导,组织了体育锻炼、劳动实践等活动,开展了体育、艺术等素质拓展类活动。但也发现了仍然存在机械落实、内容单一、学生可选择性不强等问题。刘宇辉表示,跟2018年启动的课后服务相比,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的升级版的课后服务,是理念、定位、路径、措施的全面升级。“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实际上是重构学校教育的供给体系。评价课后服务,核心是看学生有没有实际获得,因此课后服务内容要面向所有学生全面平等开放。要将课后服务纳入中小学校整体安排中,系统规划学校一日作息和教育教学安排。按照校历,开足课后服务时间。
刘宇辉强调,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课后服务以及选择参加的时段和内容。5点半结束是对学校提出的工作要求,不是强制学生离校的时间。同时,对于家长接送确有困难的学生,要提供必要的延时托管服务。
在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方面,市教委要求强化体育锻炼,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校要在课后服务安排一个时段的体育活动,确保学生在校内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要在课后服务时段系统设计劳动教育内容,组织学生校内劳动实践活动,每周安排校园大扫除。
在课业辅导方面,市教委要求选取优秀的教师参加课业辅导,通过师资统筹,让优秀教师成为所有学生的老师。要切实增强课后服务针对性。各区要结合区域实际统筹谋划,同一个区也要结合城区和乡村的不同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的条件,探索课后服务的不同模式。要因“校”制宜,“一校一策”,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北京市中小学课后服务要建立整体供给的大资源观,充分利用北京的资源优势,统筹利用学区内、教育集团内资源,实现整体供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据悉,目前,部分区部分中小学都在积极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今年,市级财政增加了专项经费用于课后服务激励,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武文娟)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