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教育 > 正文
上海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为师生“减负” 助推科研发展
2021-11-29 10:03:08 来源:文汇报 编辑:

原先三个月才能够完成的计算量,如今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的超算平台仅需四天。从三个月到四天——节约的不仅仅是时间成本,还为科研工作者大大降低了试错成本。这正是上海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惊喜。

日前,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1-2023)》。记者获悉,本市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将聚焦优化教育治理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服务社会发展能力三大方面,鼓励高校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智慧校园建设,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进高校教育教学评价数字化转型。

为师生“减负”,助推科研发展

一所大学信息化系统每天日常采集的数据有多大?以上海大学为例,学校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大概为100T,大体相当于学校图书馆的总藏书量。也就是说,一所高校每天产生的数据相当于新建一座图书馆。

面对海量数据,如何让信息“活起来”,更好地服务师生?当前,上海交大正积极推动数字化从传统的“赋能支撑”向“核心驱动”转变。据副校长奚立峰介绍,学校自2013年开始建设校级计算平台,2020年初步建成了“交我算”计算平台集群,服务学校高精尖科研创新,为科研创新提供算力基座强大的存储能力和计算团队优质的代码级服务能力,以最可靠、最先进的计算服务助推产生高水平成果。

如今,上海交大数字化转型实践场景不断推广到教育行业和产业领域。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该校和行业内领军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将高校智慧和产业优势强强联合,为国家和社会奉献高校力量。

在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看来,上海交大在高校数字化转型领域形成的领先优势,助力师生减负、教学减时、校园减耗的实现,有利于推进学生全维学习、全面成长的全新模式的形成。

以“数据打通,一网通办”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抓手,上海大学有力地提升了师生们的“获得感”。诸如表格重复填、为办事“跑断腿”的现象,如今已经大幅改观,因为校级平台上已集成各类流程,涵盖收文、发文、学生迎新离校等近300多项业务,可实现各部门协同办理。

为了用好学校多年积累的论文评审数据,上海大学还建立了学位论文质量分析系统。该系统基于同行评语的文本挖掘,对专家在评阅时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不合格论文存在的问题作分析,努力构建闭环的质量监控系统。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举例,如果某个导师有多名学生论文的同行评阅出现问题,学校就实行停招或限招,把关口前移。

为学生成长“画像”,打造多维度评价体系

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上海高校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科技,不断加强高质量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深化教育数字化内涵发展。

为培养数字时代的“大先生”,上海师范大学为每一个师范生建立贯穿其教师教育、教师发展生涯的数字档案,详尽记录其教与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支撑其职业生涯终身发展。同时,学校将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优势,探索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师范生与教师发展数字画像,为师范生的科学化、个性化、精准化培养提供技术支撑。

进一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自然离不开评价指挥棒。据悉,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数字化转型,也将整合教育教学行为的多元全过程数据,应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等建立关联模型,形成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介绍,该校从2016年开始研发全链路的在线学习平台——水杉在线。基于“水杉在线”,华东师大以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作为案例进行教学综合评价,探索构建包括学生学习数据和教学过程数据在内的指标体系。学校还形成了过程化评价的数据采集规范和标准。比如,针对综评录取、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学生的发展评价,探索构建包括学生学习数据和发展过程数据在内的指标体系,形成综合发展评价的数据采集规范和标准。

未来,华东师大有望扩展这一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将其从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教学推广到语言教学等课程,再与校园生活和学习应用程序收集的数据融合,为高等教育教学评价数字化转型乃至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行方案。(吴金娇)

关键词: 上海高等教育教学 数字化转型 为师生“减负” 助推科研发展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