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教育 > 正文
石壕吏翻译及原文 石壕吏主题思想是什么?
2024-09-25 17:28:45 来源:今日热点

石壕吏翻译及原文

《石壕吏》译文

(作者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

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来应付差役。

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作者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

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改嫁,(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

(诗人)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

《石壕吏》原文

【作者】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石壕吏主题思想是什么?

‌‌《石壕吏》的主题思想是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表达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刻同情。‌‌

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杜甫在创作这首诗时,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真实记录和再现了战争之下普通小民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唐朝统治者的无能和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痛苦。诗中将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风格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此外,《石壕吏》的主题思想也被解释为表彰、弘扬民族英雄、英勇军人的坚贞不屈、守卫疆土、保卫祖国的精神。这是郭沫若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对忠诚勇敢、不畏艰险、尽职尽责守卫国家疆土的军人的赞美。然而,这种解释与杜甫的原意可能有所不同,因为杜甫的诗作更多反映的是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而非歌颂军人精神。

关键词: 石壕吏翻译及原文 石壕吏主题思想 石壕吏的历史意义 石壕吏的写作背景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