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望洋兴叹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成语,它最早出自《庄子·秋水》一文,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其中,望洋指仰视的样子,望洋兴叹的近义词有爱莫能助、无可奈何等。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矣清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庄子·秋水》
译文: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辨不清了。
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伯以为天下的水都汇集到他这里来了,不由洋洋得意。他随着流水向东走去,一边走一边观赏水景。
他来到北海,向东一望,不由大吃一惊,但见水天相连,不知道哪里是水的尽头。
河伯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才转过脸来对着大海感慨地说:“俗话说:'道理懂得多一点的人,便以为自己比谁都强。'我就是这样的人啦!”
望洋兴叹和望而却步的区别是什么?
“望洋兴叹”和“望而却步”的区别在于它们表达的情感和行为不同。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侧重于情感上的感慨,强调因能力或条件不足而感到无奈和无力感。例如,当一个人看到某项任务或目标时,因为自身能力或资源的限制而感到无法完成,只能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望而却步:这个成语侧重于行为上的退缩,强调因为不敢去做或不敢前进而退缩。例如,在面对高投入或高风险的项目时,由于害怕失败或损失,选择放弃或后退。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看到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情时,选择向后退缩,不敢继续前进。
使用场景和例句
望洋兴叹:
例句:如果想升级到舆情服务的高级阶段,没有大数据相关的技术(条件不足),只能望洋兴叹。
使用场景:在面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或目标时,感到无奈和无力感。
望而却步:
例句:在申奥历史上,申办城市接连退出的情况堪称罕见。国外媒体认为,“弃权潮”的出现,最大原因在于办赛成本过高。尤其是索契冬奥会的高投入,令不少申办者望而却步。
使用场景:在面对高风险或高投入的项目时,选择放弃或后退。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