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教育 > 正文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是什么?
2024-12-04 11:55:46 来源:今日热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后患。‌这个成语的拼音是“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

这个成语的典故最早见于《庄子·山木》,讲述的是螳螂捕捉蝉时,不知道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及潜在危险的人。

寓言故事背景

这个成语的寓言故事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有一次,吴王准备进攻楚国,大臣们认为此时国力不足,不宜轻举妄动。然而,吴王决心已定。一位正直的青年侍从通过观察蝉、螳螂和黄雀的故事,巧妙地劝说了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计划。

道理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人们在追求利益时,应该考虑长远的后果,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和后果。它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提醒人们要有远见和全局观念。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是什么?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河蚌和一只鹬鸟之间的争斗,最终被渔翁得利的故事。‌‌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一只河蚌张开蚌壳在河滩上晒太阳。这时,一只鹬鸟飞来,想要啄食河蚌的肉。河蚌迅速合上壳,夹住了鹬鸟的嘴。鹬鸟威胁河蚌说:“如果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河蚌则回应:“如果你不松开嘴,你就会被饿死。”两者互不相让,最终被一个渔翁轻易地捉住,两者都被渔翁带回家。

这个寓言故事被用来比喻双方相持不下,最终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情况。战国时期,赵国和燕国为了争夺土地而互相攻打,苏代为了劝说赵惠文王停止攻打燕国,便讲述了这个寓言故事。赵惠文王听后,意识到如果继续争斗,强大的秦国将会从中获利,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正确读音是“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é lì”‌。

关键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寓言故事是什么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或电头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稿件,均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并保留"实况网-重新发现生活"的电头。